营收预期腰斩、毛利率承压:BigBear.ai或难复制Palantir神话
BigBear.ai财报重挫,股价高位回落:是抄底良机还是提前离场信号?
BigBear.ai(NYSE: BBAI) 本周早些时候公布二季度财报,营收与盈利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,导致股价急挫。然而,截止发稿,该股过去一年仍累计上涨逾300%。
今年2月初,BigBear.ai宣布与美国国防部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(DoD Chief Digita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fice)签订合同,将为其设计一款虚拟预测网络(Virtual Anticipation Network,VANE)原型平台。该平台将利用人工智能(AI)模型分析来自潜在美国对手方的新闻媒体信息。这一消息曾推动股价在年初大幅拉升。
虽然此后股价出现回调,但在夏季初又迎来一轮上涨,受益于整体AI板块的强劲情绪,以及包括在阿联酋达成新战略合作、参与Project Convergence-Capstone 5(PC-C5)等多项利好消息的驱动。
然而,在这波大涨之后,最新财报的冲击让市场开始重新评估:当前回落究竟是布局机会,还是风险信号?
二季度营收大幅失守预期
二季度,BigBear.ai营收同比下滑18%至3250万美元,远低于S&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汇总的分析师一致预期的4060万美元。
公司将这一差距归因于美国联邦政府的成本削减努力,导致其与美国陆军的部分合同受扰。陆军当前正推进数据架构现代化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影响似乎并未波及Palantir Technologies——后者刚刚公布了亮眼业绩,并与美军签署了一份价值100亿美元、为期10年的合同,将75份合同整合为一份。
BigBear.ai方面表示“欢迎”这种合同调整,认为这将促使陆军更多依赖软件解决方案来解决任务关键问题。但首席执行官Kevin McAleenan也承认,公司对少数大型合同依赖过重,需要拓宽客户基础和服务市场。
低毛利率暴露商业模式短板
从盈利质量看,BigBear.ai的低毛利率引发质疑——它是否真的算得上是一家“AI软件公司”?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7.8%降至25%,显著低于典型软件或AI企业的水平。
造成这一结构性低毛利的重要原因是,公司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必须在许多政府项目中与客户现场共驻,无法实现像SaaS那样的高利润率。毛利率的重要性在于,它直接影响将营收转化为利润的能力。相比之下,Palantir二季度毛利率接近81%。
盈利能力方面,经调整EBITDA亏损870万美元,而去年同期亏损为370万美元,亏损扩大主要因营收下滑、毛利率下降及研发费用增加所致。
现金流承压,但高位增发补充弹药
二季度,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390万美元,今年上半年合计为负710万美元。尽管如此,BigBear.ai利用股价高企的时机,通过“随时发行”(ATM)增发股票融资2.934亿美元,使得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增至3.908亿美元,债务为1.031亿美元。
全年指引大幅下调
展望未来,公司将全年营收预期下调至1.25亿至1.4亿美元,较此前1.6亿至1.8亿美元的指引大幅削减,也将低于2024年的1.582亿美元。
投资判断:高估值+稀释+基本面疲弱
BigBear.ai并非一家具备SaaS特征的AI软件公司,既没有高毛利,也缺乏可预测的经常性收入,更没有因AI而获得显著的营收提振。事实上,公司2025年营收或将创下自2021年12月通过SPAC上市以来的新低。
虽然股价今年大涨,但过去一年公司流通股数已增加近50%,稀释幅度巨大。结合业绩与指引表现来看,此次股价回调甚至算是“温和”,并未完全反映基本面的疲弱。
对于寄望其成为下一个Palantir的投资者而言,这一概率极低。笔者认为,后续股价仍有较大下行风险,因此建议保持距离,避免盲目追高。
本站文章欢迎转载,但是必须注明出处“美股投资网meegoo”,并附上本文链接:http://zz.blog.ohosure.org/14675.html